Saturday, April 6, 2013

谁为难了国家石油?(上)

【梁志华撰文】国家石油(Petronas)现在可能很懊恼。不管即将来临的全国大选,是由成功守土的国阵继续执政中央,还是由突围而出的民联上台执政,对国家石油的处境来说,都不一定会是件好事。

petronas原因无他,就因为这家福布斯全球500大企业,且是亚洲最赚钱的企业,被套上“社会和经济责任”的重担。无论哪一方执政中央,国家石油都必须“义无反顾”地承担起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的责任,差别可能只是承担的方式和对象不同而已。

国家石油对数十年承担的经济和社会责任,包括填补联邦政府的常年财政赤字,各种扭曲市场价格和保护寻租人利益的补贴,甚至出手拯救朋党企业,已经开始发出怨言了。

这些怨言源自于近年来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田的蕴藏量大不如前,导致国家石油也开始“喊穷”了。数十年前幅员辽阔的油田,产能已经见顶,甚至开支呈下滑状态。如今只剩下一些非常小型的油田有待开发。


国油国内发展陷瓶颈
正如石油天然气领域资深业者阿纳斯阿兰(Anas Alam Faizli)撰写过的一篇文章指出,我国仅存可供开发的石油天然气田库存,比之前的油田更难开发,因为这些蕴藏的油田不是规模太小(传统上缺乏经济吸引力),或者坐落在深海地区,因此面对更多技术上的挑战。

此外,研究也显示,马来西亚甚至没有大幅提高探采油田方面的投资,以便确保提高石油天然气的产量,尤其是已成熟开发的油田。资料显示,1974年至 1978年之间钻出的40座油井,一共发现15亿8000万桶石油的蕴藏量。但是,2004年至2008年之间钻出的140座油井,虽然比之前的40座油 井高出3.5倍,可是仅发现10亿5000万桶石油。

petroluem对国家石油来说,不管是开发小型油田或进行深海采油,还是提高现有油田的产量,都需要更精密复杂和更昂贵的科技。换句话说,国家石油需要很多钱进行再投资。

为了解决国内油田日益耗尽的担忧,国家石油积极向外开拓,把触角延伸至全球30多个国家,通过国际市场寻求并购契机,来维持国家石油的生产量。这些并购活动也需要大量的资金。

过去5年,国家石油平均把28.5%的可支配现金流充当资本开支用途(包括再投资)。相比之下,竞争对手蚬壳(Royal Dutch Shell)将高达75%的可支配现金流用来进行再投资活动。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国家石油面对投资不足的问题。

讽刺的是,从2007年至2011年之间,国家石油平均每年支付国阵政府610亿令吉。仅仅派发给政府的股息,平均占国家石油高达53%的全年盈利,比全球其他国有石油企业平均 向各自政府支付的38%盈利还要高。

国家石油现任行政总裁三苏阿兹哈在去年透露,国家石油在未来五年内需要3000亿令吉的资本投资。当然,以国家石油拥有的顶级投资评级(比马来西亚主权投资评级还要高)来看,该公司可以轻易通过发售债券筹集所需资本。不过,如果自己口袋有钱,为何还需要去借贷呢?

况且,对国家石油来说,与其把幸苦赚来的油钱,供别人任意挥霍,倒不如省下这些钱来做更有生产性的投资活动。只是,国家石油还是必须面对残酷的事实,即它始终需要听从幕后老板——联邦政府的命令。

国油不断“印钞”供政府挥霍
面对长期以来毫无财政纪律且朋党当道的国阵政府,被视为“政府金库”的国家石油,在过去数十年就像一台“印钞机”一样,把大笔大笔的钞票塞进政府的口袋,供国阵政府挥霍。
国家石油的2011年度报告书资料显示,自这家国有企业于1974年创立以来,国家石油从股息、税务、石油生产和出口税等各方面,向政府上缴5290亿令吉。目前,国家石油所贡献的收入,大约占联邦政府总收入的44%-45%比重。

一个怪异现象是,当油价大好时候,国家石油向联邦政府支付更多的税务和股息,但联邦政府没有因为收入的增加,而实现财政预算拍平衡或盈余,反而继续维持财政预算赤字状态。其结果是,不管国家石油缴付多少钱给联邦政府,都不足以填补财政赤字。

马来西亚自独立以来,一直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。这导致这56年来,我国政府有50年是在财政赤字下度过,只有短短六年取得财政盈余。财政纪律是最大 的问题。当国际油价在过去几年飙升之际,石油与天然气领域曾为我国政府带来非常理想的收入,足以让政府至少达到财政平衡的目标。不过,政府却不断扩大开 支,继续把财政预算维持在赤字状态。

Federal government financial status 1970 to 2011


油钱花在臃肿公仆大军身上
更糟糕的是,联邦政府的营运开销不但占据几乎所有的政府收入(96%-98%),而且营运开支近年来的增幅比政府收入还要高,导致联邦政府在未来面对“入不敷出”的窘境。

到底这些钱花在哪里?根据《路透社》引述前首相兼国家石油顾问马哈迪的说法,大部分的油钱收入用来支付政府的营运开支(operating expenditure),包括逐年攀升的公务员薪金和退休金,供养高达140万人的公务员大军。与其他营运开支不同的是,公务员薪金和退休金是不能伸缩 调整的固定开支,一旦做出开支承诺,就难以降低。

我国公务员从2000年的89万人,激增至2008年的120万人,并在2012年进一步扩大至140万人。这相等于12年来增加了51万公务员,或每年增加4万2500人。

所以,我们看到前首相阿都拉时代(2004年至2008年)扩充内阁部门和公务员大军,导致整体营运开支逐年上扬。根据升旗山国会议员刘镇东引述的 数据,我国公务员从2000年的89万4788人,剧增至2008年的120万人,短短八年内公务员增加30万人,相等于每年增聘3万8151人。

Petronas contribution to Federal government随 之而来的是,国家石油对联邦政府的收入贡献,也从2004年的190亿令吉飙升至2008年的628亿令吉。值得注意的是,国家石油在这五年内一共缴付 2020亿令吉给联邦政府。相比该官联公司从1974年至2008年之间支付给政府的4030亿令吉,仅仅这五年的贡献就占了接近一半比例。

到了纳吉政府时代,公务员规模也在快速扩张,从2008年的120万人增至目前的140万人,4年内增加20万人,或平均每年聘雇5万名公务员。尤其是首相署更在首相纳吉掌权下显著扩张,形成权力过度集中的怪异现象。

目前共有52个机构隶属于首相署辖下,几乎等于一个“迷你内阁”。其中重要的单位包括国油、联邦土地局、经济策划单位、经济走廊发展机构等。这还不包括大大小小的委员会如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(SPAD)、土著议程委员会、国家经济咨询理事会(NEAC)等。

纳吉政权下的公务员迅速扩张所带来的结果,是逐年加重的公务员薪酬开支负担。官方数据显示,自纳吉上台以来,联邦政府的公务员薪金加退休金的开支, 从2009年的529亿令吉飙升至2012年的734亿令吉,三年内激增了38.7%,而且占营运开支总额超过三分之一比重。(参考图表1)

public servant expenses


国油为纳吉政府超支买单
更糟糕的是,纳吉政府的营运开支不但逐年增加,而且还出现年年严重超支的情况。图表2显示,自纳吉上任首相以来,每年实际营运开支都比预算开支来得高,而且超支情况非常严重。

过去十多年来,只有在大选年(2004年和2008年)才会出现营运开支超支100亿令吉以上的情况。但是,纳吉政府上台后,营运开支过去三年来,年年超支过百亿,而且超支额从139亿令吉扩大至210亿令吉,连续三年写下双位数的增幅。

正因为缺乏财政纪律,而背负沉重财政负担,所以国阵政府近年来无视国家石油艰巨的营运挑战和盈利概况,一味要求后者固定支付300亿令吉的股息给政府,以解政府燃眉之急。
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,国家石油每年向政府上缴的数百亿令吉(税务和股息),除了花在公务员身上,还必须为国阵政府填补留下的财政超支黑洞。更糟的 是,这些营运开支很多时候花在不具生产力的项目,或者因为政府采购项目出现管理不当、贪污舞弊等问题,而白白浪费掉这些油钱。每年的国家稽查司报告所揭露 的种种弊端,反映出这一事实。

government operating expenditure

No comments: